头像

丁建华

博士 教授 | 硕士生导师

学科: 哲学,哲学

职务:

研究中心: 东亚佛教文化研究中心

导师类别: 硕士生导师

毕业院校: 南京大学

办公电话: 18758090695

地址: 浙江工商大学

邮编: 310018

邮箱: dijihu123@126.com

个人简介

东亚佛教文化研究团队负责人,南京大学中国哲学佛学方向博士。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第二批(5246人才工程),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行动计划第五批,浙江工商大学西湖学者支持计划拔尖人才、青年优秀人才。从事佛学研究已近十年,出版专著1部,获浙江省第二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主持国家级课题2项,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项,参与国家级课题4项,主讲省级一流课程“中国哲学史(2)”。


研究方向

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哲学,佛教哲学


社会服务领域

教育经历

  • 本科毕业,20080630,思想政治教育,杭州师范大学,学士,思想政治教育

  • 硕士研究生,20110630,科技哲学,福州大学,硕士,科技哲学

  • 博士研究生,20140901,中国哲学,南京大学,博士,中国哲学

工作经历

2014-至今  本校


学术兼职

无任何兼职


荣誉及奖励

浙江省第二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研究生课程

本科生课程

  • 教育学,本科生,2015-2016,第一学期,1,10,0,30
  • 禅学漫步,本科生,2018-2019,第一学期,1,10,67,30
  • 中国文化与稻盛哲学,本科生,2022-2023,第一学期,8,13,49,18
  • 西方哲学经典名著选读,本科生,2014-2015,第二学期,1,16,4,48
  • 生活的艺术—人生哲学的美学之维,本科生,2022-2023,第一学期,1,13,50,36
  • 教育学,本科生,2014-2015,第二学期,1,15,0,30
  • 禅学漫步,本科生,2017-2018,第二学期,1,10,70,30
  • 魏晋玄学,本科生,2014-2015,第二学期,1,15,1,30
  • 休谟哲学选讲,本科生,2014-2015,第二学期,1,15,0,30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本科生,2015-2016,第一学期,1,16,4,48
  • 中国文化与稻盛哲学,本科生,2022-2023,第一学期,1,6,50,18
  • 中国禅学,本科生,2015-2016,第一学期,1,10,1,30
  • 教育学,本科生,2014-2015,第二学期,1,15,0,30
  • 教育学,本科生,2014-2015,第一学期,1,10,2,30
  • 后现代主义思潮(英),本科生,2014-2015,第一学期,1,10,0,30
  • 教育学,本科生,2014-2015,第一学期,1,10,2,30
  • 伦理学,本科生,2014-2015,第一学期,1,16,12,32
  • 禅学漫步,本科生,2016-2017,第一学期,1,10,44,30
  • 禅学漫步,本科生,2020-2021,第一学期,1,10,68,30
  • 禅学漫步,本科生,2016-2017,第二学期,1,10,58,30
  • 中国文化与稻盛哲学,本科生,2021-2022,第一学期,8,13,50,18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本科生,2014-2015,第一学期,1,16,12,48
  • 中国文化与稻盛哲学,本科生,2020-2021,第二学期,8,13,24,18
  • 哲学与艺术,本科生,2015-2016,第一学期,3,18,17,32
  • 生活的艺术—人生哲学的美学之维,本科生,2022-2023,第一学期,1,6,51,18
  • 中国文化与稻盛哲学,本科生,2021-2022,第一学期,1,6,50,18
  • 科学技术哲学,本科生,2015-2016,第一学期,1,16,9,32
  • 中国文化与稻盛哲学,本科生,2020-2021,第二学期,1,6,49,18
  • 魏晋玄学,本科生,2015-2016,第二学期,1,15,9,30
  • 专业导论,本科生,2019-2020,第一学期,1,6,21,18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本科生,2016-2017,第二学期,1,16,10,48
  • 心理学,本科生,2015-2016,第二学期,1,15,9,30
  • 佛教哲学,本科生,2016-2017,第一学期,1,15,11,30
  • 禅学选讲,本科生,2017-2018,第二学期,1,15,16,30
  • 佛学宗派研究,本科生,2017-2018,第二学期,1,15,18,30
  • 中国哲学史(2),本科生,2022-2023,第一学期,1,16,21,48
  • 中国哲学史(1),本科生,2021-2022,第二学期,1,16,22,48
  • 中国哲学经典名著选读(上),本科生,2017-2018,第一学期,1,16,11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本科生,2016-2017,第一学期,1,16,9,48
  • 佛学宗派研究,本科生,2018-2019,第一学期,1,15,17,30
  • 中国哲学史(2),本科生,2020-2021,第一学期,1,16,19,48
  • 学术论文写作,本科生,2019-2020,第一学期,1,15,14,15
  • 学术交流活动,本科生,2015-2016,第二学期,19,20,12
  • 专业导论,本科生,2017-2018,第一学期,3,7,19,15
  • 社会调查,本科生,2018-2019,第二学期,1,10,11,20
  • 中国哲学史(1),本科生,2020-2021,第二学期,1,16,19,48
  • 中国哲学史(上),本科生,2017-2018,第一学期,1,16,12,48
  • 佛学宗派研究,本科生,2017-2018,第二学期,1,15,9,30
  • 哲学经典名著选读,本科生,2018-2019,第二学期,1,16,50,48
  • 专业导论,本科生,2018-2019,第一学期,3,7,20,15
  • 哲学与艺术,本科生,2016-2017,第一学期,3,18,21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本科生,2019-2020,第二学期,1,16,14,48
  • 哲学经典名著选读,本科生,2017-2018,第二学期,1,16,42,48
  • 哲学与艺术,本科生,2017-2018,第一学期,3,18,18,32
  • 哲学与艺术,本科生,2019-2020,第一学期,1,16,22,32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本科生,2018-2019,第二学期,1,16,12,48
  • 中国哲学史(1),本科生,2019-2020,第二学期,1,16,21,48
  • 哲学经典名著选读,本科生,2016-2017,第二学期,1,16,38,48
  • 哲学与艺术,本科生,2018-2019,第一学期,3,18,22,32
  • 中国哲学史(上),本科生,2018-2019,第一学期,1,16,11,48
  • 中国哲学史(2),本科生,2021-2022,第一学期,1,16,23,48
  • 中国哲学经典名著选读(上),本科生,2016-2017,第一学期,1,16,10
  • 专业导论,本科生,2020-2021,第一学期,1,4,23,16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本科生,2017-2018,第二学期,1,16,11,48
  • 生活的艺术—人生哲学的美学之维,本科生,2022-2023,第二学期,1,6,0,18
  • 中国文化与稻盛哲学,本科生,2022-2023,第二学期,8,13,0,18
  • 哲学经典名著选读,本科生,2015-2016,第二学期,1,16,34,48
  • 中国哲学史(上),本科生,2019-2020,第一学期,1,16,15,48
  • 中国哲学史(上),本科生,2016-2017,第一学期,1,16,10,48
  • 道家思想研究,本科生,2016-2017,第二学期,1,15,10,30
  • 专业英语,本科生,2019-2020,第一学期,1,15,10,30
  • 中国哲学经典名著选读(上),本科生,2019-2020,第一学期,1,16,15,48
  • 生活的艺术—人生哲学的美学之维,本科生,2022-2023,第二学期,1,13,0,36
  • 中国哲学经典名著选读(上),本科生,2018-2019,第一学期,1,16,12
  • 中国文化与稻盛哲学,本科生,2022-2023,第二学期,1,6,0,18
  • 中国哲学史(1),本科生,2022-2023,第二学期,1,16,0,48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本科生,2022-2023,第二学期,1,16,0,32

发表论文

  • 论慈愍慧日对禅门弊端的批判,2017-06-07,少康大师与净土法门研究,论文集,丁建华,马克思主义学院,1,1
  • 空有之辨——月霞、僧肇《维摩诘经》注释比较研究,2017-08-10,华严学研究,论文集,丁建华,马克思主义学院,1,1
  • 论禅之精神“平常心”对抑郁症的疗愈,2017-02-25,法音,国内公开发行学术刊物,丁建华,马克思主义学院,丁建华;,1
  • 论慧思大师大乘止观思想之二谛观,2017-03-08,慧思大师研究,论文集,丁建华,马克思主义学院,1,1
  • Modern Chinese Madhyamika Study,2017-09-04,哲学与文化,国内外公开发行学术刊物,丁建华,马克思主义学院,44,1
  • 论禅宗“两般病”思想之意涵,2018-09-12,中国文化研究,国内公开发行学术刊物,丁建华,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09,丁建华;,1
  • 论天台宗慧思的二谛观,2018-06-20,五台山研究,CSSCI(南大核心)期刊,丁建华,马克思主义学院,丁建华;,1
  • 明正法眼藏 识自家主人翁——论元叟行端对禅宗正义之开显,2017-03-08,第四届灵隐文化研讨会论文集:纪念元叟行端禅师诞辰760周年,论文集,丁建华,马克思主义学院,1,1
  • 论禅与生态学的健康向度,2016-09-02,浙江工商大学学报,国外学术刊物,丁建华,人文与传播学院,无,1
  • 空有之争视域下净土宗思想呈现——以省庵思齐为例,2021-03-10,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学术刊物,丁建华,东方语言与哲学学院,34,1
  • 空有之争:论遵式对《物不迁论》的诠解,2021-02-04,天台佛学研究,论文集,丁建华,东方语言与哲学学院,3,1
  • 从空入有:论华严宗对中观学的继承与改造,2015-10-01,中华文化论坛,国外学术刊物,丁建华,人文与传播学院,无,1
  • 论宗喀巴“空有之争”思想,2016-08-11,西藏研究,国外学术刊物,丁建华,人文与传播学院,无,1
  • 佛教中国化视域下诗僧皎然的精神气质,2021-08-05,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国内公开发行学术刊物,丁建华,东方语言与哲学学院,37,1
  • 论契嵩儒佛圆融的三个层次,2020-10-21,船山学刊,国内公开发行学术刊物,丁建华,东方语言与哲学学院,2020/05,1
  • 论《宋高僧传》神异叙事的内在理论逻辑,2021-03-01,灵隐文化论坛,论文集,丁建华,东方语言与哲学学院,9,1
  • 法尊欧阳渐《辩法法性论》之争,2016-05-04,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国外学术刊物,丁建华,人文与传播学院,无,1
  • 有与空:禅宗生态哲学研究,2021-04-27,法音,国内公开发行学术刊物,丁建华,东方语言与哲学学院,4,1
  • 略论《宗镜录》对清辩的评判,2021-03-01,灵隐文化论坛,论文集,丁建华,东方语言与哲学学院,8,1
  • 东西方宗教哲学视域下“无知命题”义涵探究,2021-05-10,深圳社会科学,国内公开发行学术刊物,丁建华,东方语言与哲学学院,3,1
  • 佛教“空有之争”的嬗变及哲学义涵,2017-01-25,哲学研究,国内公开发行学术刊物,丁建华,马克思主义学院,丁建华;,1
  • 伦理视域下的王阳明禅学批判研究,2022-02-17,五台山研究,CSSCI(南大核心)期刊,丁建华,东方语言与哲学学院,2,1

纵向科研

  • 中观学中国化研究,2020-09-15,2021-01-01,2024-12-31,丁建华,审核通过,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东方语言与哲学学院,宗教学,20,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1
  • 近代佛教空有之争研究,2017-09-10,2017-09-27,2019-07-30,丁建华,项目结束,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马克思主义学院,宗教学,20,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1
  • 《禅门锻炼说》的禅学教学方法研究及其对当代哲学教育的启示,2021-12-13,2021-12-13,2023-12-31,丁建华,审核通过,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东方语言与哲学学院,宗教学,2,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1

横向科研

出版专著

  • 近现代佛教空有之争研究,2019-10-0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

软件成果

专利

教学论文

教学项目

省级一流课程《中国哲学史(2)》课程负责人


出版教材

教学奖励

其他

手机扫描二维码

即可访问本教师主页

总访问量:10
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