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书坚博士 教授 | 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 |
学科: 统计学,应用经济学 职务: 研究中心: 导师类别: 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 毕业院校: 中南财经大学 办公电话: 0571-28877468 地址: 邮编: 310018 邮箱: xiangsj@zjgsu.edu.cn |
|
向书坚博士 教授 | 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 |
学科: 统计学,应用经济学 职务: 研究中心: 导师类别: 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 毕业院校: 中南财经大学 办公电话: 0571-28877468 地址: 邮编: 310018 邮箱: xiangsj@zjgsu.edu.cn |
向书坚,男,汉族,1963年1月生,湖南邵阳人,中共党员,经济学博士,浙江工商大学特聘教授,统计学博士生导师,统计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国民经济核算、资源环境核算、新经济统计测度。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信息学院院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部部长、社科院副院长;曾在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作访问学者及高级研究学者;曾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学学科带头人。1999被评为财政部跨世纪学科带头人;2002年荣获“全国优秀统计教师奖”;2004年获“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统计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全国统计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中国数量经济学会长江三角洲经济研究会副会长等。
先后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统计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财政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等权威学术期刊及其他CSSCI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教材6部,其中《绿色经济核算》入选“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绿色经济与绿色发展丛书。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项,其中重大项目2项、重点项目1项、重大招标子项目1项、一般面上项目2项;主持教育部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1项;主持国家统计局统计科研项目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3项;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培育专项课题1项;承担横向课题6项。学术成果分别获得全国统计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其他省部级奖3项。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国民经济核算、资源环境核算、新经济统计测度。
1979.09-1983.06 湖北财经学院统计系 统计学专业 经济学学士学位
1986.09-1988.06 中南财经大学统计系 统计学专业 1991年6月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1989.09-1990.10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访问学者
1994.09-1997.06 中南财经大学统计系 统计学专业 经济学博士学位
1999.11-2000.10 英国诺丁汉大学经济学院访问学者
2006.04-2006.07 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高级访问学者
2012.03-2012.06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第37期高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
1983.09-1985.08 湖北财经学院计划统计系助教
1985.09-1992.09 中南财经大学统计学系助教
1992.10-1997.09 中南财经大学统计学系讲师
1997.10-2000.04 中南财经大学统计学系副教授
2000.05-2001.09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信息学院统计学系副教授
2001.10-2010.03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信息学院统计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0.03-2018.04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统计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8.04--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0.05-2006.1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信息学院副院长
2006.11-2008.03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信息学院院长
2008.04-2012.12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
2013.01-2016.1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科研部部长社科院副院长
2006.08-2018 中国统计学会常务理事
2004.05--至今 中国统计教育学会常务理事
2012.09--至今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会副理事长
2013.11--至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
2005.10--至今 全国统计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
2008.02--至今 《统计研究》编委会委员
2010.02--至今 《统计与决策》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
☆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统计测度技术开发与应用,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022年。
☆论文“中国绿色经济发展指数研究”,获第十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湖北省人民政府奖,2016.12.
☆论文“地区与国家GDP核算总量数据衔接方法比较研究”,获第九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湖北省人民政府奖,2015.01.
☆论文“湖北省服务业发展状况及其对经济增长影响研究”,获湖北省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课题一等奖,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次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015.12.
☆论文“福利水平的可持续性评价研究”,获第九届全国统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008B3-3),国家统计局,2008.07.
☆指导的博士论文“基于非平稳框架时间序列问题研究”,获第九届全国统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08F2-7),国家统计局,2008.07.
☆论文“现有非金融资产所有权转移费用处理方式刍议”,获第六届全国统计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2002B0222),国家统计局,2002.03.
☆论文“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对武汉市‘十一五’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度研究”,获武汉市第一次经济普查论文一等奖,武汉市人民政府第一次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6.09.
☆课题“人口迁移、劳动力流动与人力资本转移研究”,获第七届全国统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004A3-04),国家统计局,2004.07.
☆教材《统计学》,获第十届全国统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教材类)三等奖(2010E3-5),国家统计局, 2010.12.
☆论文“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获国家计委优秀研究成果三等奖,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2000.11.
☆课题“我国收入分配格局分析”,获第四届全国统计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国家统计局,1998.05.
☆论文“税务稽查选案统计研究”,获第四届全国统计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国家统计局,1998.05.
硕士研究生课程:国民核算与宏观经济统计
博士生课程:统计学理论前沿
国民经济统计学、国民经济核算、统计学
[1]向书坚,徐应超,周静.数字经济发展对服务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研究[J].西部金融,2023,(01):18-25+84.
[2]向书坚,郑瑞坤,杨璐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城镇化影响的地区差异及动态演进[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2,(07):47-68.
[3]向书坚,田冉,孔晓瑞.浙江省海洋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及产业依存关系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22,(12):37-44.
[4]向书坚,孔晓瑞,李凯.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变化引起的统计问题及对策建议[J].调研世界,2022,(06):3-10.
[5]朱贺,向书坚.数字知识经济增加值核算研究[J].统计研究,2022,(01):15-30.
[6]郑瑞坤,向书坚.后扶贫时代中国农村相对贫困的一种测定方法与应用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1,(11):144-162.
[7]向书坚,孔晓瑞,李凯.分享经济核算需要厘清的几个基本问题[J].统计研究,2021,(08):3-15.
[8]向书坚,徐应超.对外贸易开放、人力资本积累与企业技术创新[J].产经评论,2021,(01):68-84.
[9]柴士改,向书坚.劳动力再配置效应核算方法的新构建[J].统计与决策,2020,(05):38-41.
[10]向书坚,吴文君.中国数字经济卫星账户框架设计研究[J].统计研究,2019,(10):3-16.
[11]向书坚,吴文君.OECD数字经济核算研究最新动态及其启示[J].统计研究,2018,(12):3-15.
[12]向书坚,李凯.国际比较项目中的中国PPP偏差问题[J].统计研究,2018,(09):16-28.
[13]郑瑞坤,向书坚.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一种测度方法及应用[J].财贸研究,2018,(04):15-25.
[14]向书坚,朱贺.政府资产中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价值核算研究[J].统计研究,2017,(10):3-14.
[15]罗胜,向书坚.政府资产负债表的核算主体范围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7,(10):3-11.
[16]向书坚,罗胜.政府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范围问题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7,(06):3-10.
[17]向书坚,朱贺.政府资产负债中土地资源核算问题研究[J].财政研究,2017,(02):25-37.
[18]向书坚,郑瑞坤.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问题研究[J].统计研究,2016,(12):74-83.
[19]向书坚,朱贺.自然资源型产业效应与资源瓶颈化解途径研究——基于投入产出表的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6,(06):3-11+158.
[20]李芳芝,向书坚.流动人口的收入差距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6,(07):107-112.
[21]危黎黎,向书坚.我国工业增加值季节波动非线性研究——基于SEATV-STAR模型[J].中国管理科学,2016,(04):10-18.
[22]向书坚,许芳.中国的城镇化和城乡收入差距[J].统计研究,2016,(04):64-70.
[23]郑瑞坤,向书坚.经济阻滞、相依效应与长江经济带一体化[J].当代财经,2016,(02):14-24.
[24]向书坚,郑瑞坤.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范畴问题研究[J].统计研究,2015,(12):3-11.
[25]许芳,向书坚.工业发展战略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基于广义空间面板模型的研究[J].经济统计学(季刊),2015,(01):152-159.
[26]向书坚,温婷.中国现代服务业就业优势效应的区域差异性分析——基于空间偏离-份额模型的实证检验[J].科技管理研究,2015,(09):223-229.
[27]向书坚,温婷.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的重估算——基于新附加值贸易统计视角[J].国际经贸探索,2014,(12):17-29.
[28]李锐,傅小燕,向书坚.养老金制度变革的福利损益与再分配研究[J].统计研究,2014,(08):52-58.
[29]向书坚,李芳芝,李超.区域分割下农民工收入差距的回归分解[J].统计研究,2014,(02):49-54.
[30]向书坚,柴士改.最终需求间接能耗核算模型的改进研究——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变形与转换[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02):94-101.
[31]邓翔,向书坚,唐毅.中国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的行业特征分析——基于641家上市企业的Logistic回归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4,(01):107-117+125.
[32]李超,李芳芝,向书坚.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研究热点及其演进——基于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J].经济统计学(季刊),2013,(01):27-38.
[33]向书坚,温婷.“十一五”时期武汉市服务业优势效应分析——基于动态偏离—份额Esteban模型[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3,(06):138-146.
[34]向书坚,柴士改.生态足迹若干不足、修正与完善以及应用拓展[J].资源科学,2013,(05):1051-1058.
[35]张爱菊,张白汝,向书坚.中部6省生态足迹的测算与比较分析[J].生态环境学报,2013,(04):625-631.
[36]向书坚,郑瑞坤.中国绿色经济发展指数研究[J].统计研究,2013,(03):72-77.
[37]莫愿斌,赵新泉,向书坚.基于网络结构的投资引导模型的建立与求解[J].统计与决策,2012,(18):52-54.
[38]向书坚,郑瑞坤.基于质量指数的经济增长转型测度研究——以深圳经济增长为例[J].当代财经,2012,(08):82-93.
[39]向书坚,吴淑丽.中国工业废气治理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08):79-91.
[40]莫愿斌,赵新泉,向书坚.基于网络结构的专利池许可费计算方法[J].微计算机信息,2012,(07):6-8.
[41]莫愿斌,赵新泉,向书坚.基于理想有效解分析的证券组合投资模型研究[J].商业时代,2012,(03):63-64.
[42]向书坚,郑瑞坤.增长质量、阶段特征与经济转型的关联度[J].改革,2012,(01):33-40.
[43]向书坚,柴士改.地区与国家GDP核算总量数据衔接方法比较研究[J].统计研究,2011,(12):14-21.
[44]向书坚,徐海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供给周期波动特征[J].统计研究,2011,(03):30-35.
[45]向书坚,郑瑞坤,郜元兴.循环经济视角下的县域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江苏省江阴市为例[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1,(01):9-15.
[46]李炳林,向书坚.基于小波变换的时间序列奇异性问题探析[J].统计与决策,2010,(05):12-14.
[47]徐海云,陈黎明,向书坚.我国货币供应时序结构的奇异谱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0,(01):7-12.
[48]向书坚,平卫英.30年来我国财经类院校统计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历史回顾与展望[J].统计研究,2010,(01):74-78.
[49]向书坚,卢小兰.湖北生态足迹和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9,(06):29-34+143.
[50]李锐,向书坚.非平稳条件下的Box Pierce Ljung预测检验理论及其应用[J].统计与决策,2009,(04):6-8.
[51]李锐,向书坚.基于非平稳的长记忆性检验理论及实证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9,(02):70-75.
[52]向书坚,平卫英.循环经济统计核算问题研究述评——兼论我国循环经济统计核算的可行模式[J].统计研究,2008,(11):79-84.
[53]李炳林,向书坚.通货膨胀时期货币政策效应时滞问题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11):111-114.
[54]李锐,向书坚.非平稳条件下的市场可预测性问题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09):152-161.
[55]向书坚,平卫英.武汉市和谐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证分析[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56-61.
[56]向书坚,平卫英.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关系的多重协整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8,(04):41-47.
[57]陈黎明,向书坚,李炳林.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及其应用[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8,(02):40-45+143.
[58]王文博,刘延年,向书坚,向蓉美,许涤龙,李金昌,李崇新,吴诣民,杨立勋,张治国,罗良清,徐国祥,曾五一,韩兆洲,傅德印.把《统计与信息论坛》建设成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统计与信息论坛》名刊建设笔谈摘登[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8,(01):91-96.
[59]向书坚,平卫英.财经类非统计专业研究生统计思想的培养[J].统计教育,2007,(11):4-5.
[60]向书坚,杜凌,邹晓茜.统计学在20世纪的开拓性应用回顾[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7,(06):87-97.
[61]李锐,向书坚.局部平稳过程、稳定过程及GARCH模型的比较研究[J].统计研究,2007,(08):88-91.
[62]向书坚,朱新玲.环境资源估价方法述评[J].统计教育,2007,(07):4-7.
[63]向书坚,李锐.医疗保险个人账户机制创新及其可行性研究——基于患者道德风险的分析[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7,(03):550-555.
[64]向书坚,平卫英.两种基于不同理论的绿色国民核算方法比较[J].当代财经,2007,(04):5-10.
[65]向书坚.福利水平的可持续性评价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7,(01):3-9+142.
[66]向书坚,杜凌.可持续发展评价与绿色GDP核算述评[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6,(06):17-22.
[67]李锐,向书坚.我国时间序列分析研究工作综述[J].统计教育,2006,(07):6-8.
[68]向书坚.2003年SEEA需要进一步研究的主要问题[J].统计研究,2006,(06):17-21.
[69]向书坚,张俊霞.ENRAP与SEEA体系中环境服务核算的比较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5,(06):4-8+27+143.
[70]向书坚,黄志新.SEEA和NAMEA的比较分析[J].统计研究,2005,(10):18-22.
[71]向书坚.1993年SNA需要修订的主要内容[J].统计与决策,2005,(01):46-48.
[72]向书坚.2000年中国失业人口与失业率的特征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02):25-32+143.
[73]向书坚,孟祥兰.旅游资本形成核算的基本问题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4,(02):14-17.
[74]熊巍,向书坚.旅游卫星账户中资本形成的核算方法[J].统计与决策,2003,(10):12-14.
[75]杨云彦,徐映梅,向书坚.就业替代与劳动力流动:一个新的分析框架[J].经济研究,2003,(08):70-75+93.
[76]向书坚,赵乐东.《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刍议[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3,(03):122-125+144.
[77]向书坚.服务业不变价增加值测算方法在OECD国家的应用[J].统计与决策,2003,(01):22-23.
[78]向书坚,孟祥兰.加拿大旅游附属账户的形成与发展[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2,(05):125-128+144.
[79]向书坚.现有非金融资产所有权转移费用处理方式刍议[J].统计研究,2001,(09):23-25.
[80]向书坚.包含环境帐户的国民经济核算矩阵[J].统计研究,2001,(05):17-22.
[81]向书坚.20世纪90年代时间序列预测领域主要研究动态[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2001,(02):31-36+126.
[82]向书坚.存贷款类金融资产名义利息的核算方法[J].统计与决策,2001,(03):4-5.
[83]向书坚,徐钢.如何核算存贷款类金融资产名义利息——1993年SNA《第19章附录二》中核算方法的刍议[J].统计研究,2001,(01):19-24.
[84]向书坚.国内生产总值刍议[J].统计研究,1999,(S1):88-90.
[85]范剑平,向书坚.我国城乡人口二元社会结构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J].管理世界,1999,(05):35-38+63.
[86]向书坚.利用GDP指标时应注意的问题[J].统计与预测,1999,(03):25-27.
[87]李选举,向书坚.失真数据的判别与估测模型[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9,(01):114-115.
[88]向书坚,李丽.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动态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1998,(06):34-38.
[89]范剑平,向书坚.论当前经济增长中的消费需求[J].经济学家,1998,(03):47-54.
[90]向书坚.如何看待我国主体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1998,(02):48-51.
[91]向书坚.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变化定量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1998,(02):4-8.
[92]向书坚.全国居民收入分配基尼系数的测算与回归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1998,(01):75-80.
[93]向书坚.如何看待我国主体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J].经济经纬,1998,(01):43-48.
[94]范剑平,向书坚.1998年消费品市场形势展望[J].浙江经济,1997,(12):44-46.
[95]向书坚.我国功能收入分配格局分析[J].统计研究,1997,(06):16-21.
[96]向书坚,李选举.时间数列模型在粮食产量预测中的应用[J].统计与决策,1997,(10):11-12.
[97]向书坚.我国功能收入分配格局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1997,(05):19-25.
[1] 乡村振兴的治理内涵与绩效测度研究(22&ZD156),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22.12-2027.12,在研;
[2] 数字经济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效应测度与统计评价(19ZDA119)-子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19.11-2024.11,在研;
[3] 分享经济核算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17ZDA089),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17.11-2022.8,结项;
[4] 政府部门资产负债核算研究(15ATJ003),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015.6-2020.10,结项;
[5] 我国绿色经济发展评价研究(11BTJ020),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11.10-2014.3,结项;
[6] 绿色GDP核算理论与方法研究(04BTJ004),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04.10-2009.9,结项;
[7] 我国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问题研究(2019LD04),国家统计局重大科研项目,2019.10-2021.10结项;
[8] 基于国内外统计理论前沿的海洋经济运行及主要指标和预测预判方法研究(JJYX201605-2),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2016.12-2019.10,结项;
[9] 长三角一体化中浙江数字经济发展测度及影响效应研究(21YJRC11ZD),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培育专项课题,2020.11-2022.11,结项;
[10] 基于循环经济的经济增长评价问题研究(NCET-07-0855),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项目,2007.10-2010.10,结项;
[11] 基于小康社会的“两个同步”发展监测方法及应用研究(2013LZ14),国家统计局重点科研项目,2013.10-2015.10,结项;
[12] 金融泡沫的形成、测度及控制研究,国家统计局重点科研项目,2009.10-2011.10,结项。
★《循环经济统计核算问题研究》,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年4月.
★《绿色经济核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6年9月第1版.
★《中国收入分配格局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7月.
★《国民经济核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9月第1版.
★《统计学》(全国统计教材编审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年8月第2版.
★《统计学》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6月第1版.
★《统计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
手机扫描二维码 即可访问本教师主页 总访问量:10
|